深圳亮点工业设计公司
咨询热线:15818603708
详细内容

电子产品设计

时间:2025-08-20 13:17作者:未知【原创】
电子产品设计,这可以说是当今工业设计领域中最主流、最复杂也最令人兴奋的方向之一。
 
如果说工业设计是一个大家族,那么**电子产品设计就是家族中的“明星成员”**,它继承了工业设计的全部核心思想,但又因其产品的特殊性,有着独特的工作流程和侧重点。
 
电子产品设计的核心特点
 
电子产品设计的核心在于处理 “软”与“硬” 、 “无形”与“有形”*的完美结合。它不仅要设计物理外壳,更要统筹用户与机器之间的整个交互体验。
 
 电子产品设计师的具体工作内容(深化版)
 
除了之前提到的工业设计的通用流程外,电子产品设计的工作会更加细化:
 
1. 硬件与人机交互的融合设计
定义交互架构:确定产品如何与用户“对话”。例如,是用按钮、触摸屏、语音还是手势?各种指示灯(LED)的状态(颜色、闪烁频率)代表什么含义?
CMF 策略:为电子产品选择颜色、材质和工艺时,要考虑电磁屏蔽、散热、信号强度(如天线窗口)等工程技术问题。比如,手机后盖玻璃或陶瓷的使用,就是为了信号和无线充电的妥协。
结构堆叠:这是电子产品设计的**核心挑战**。设计师需要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,合理“塞进”主板、电池、摄像头模组、扬声器、散热片等所有元器件,同时还要保证美观、手感和结构强度。这需要与结构工程师进行无数轮的拉锯战。
 
2. 用户界面设计
对于带屏幕的产品(如手机、手表、智能家居面板),工业设计师通常需要与UI(用户界面)/UX(用户体验)设计师紧密合作,甚至亲自操刀,确保**软件界面与硬件外观在风格、气质和交互逻辑上高度统一**。这种一体化的体验是电子产品成功的关键。
 
3. 设计验证与测试
原型测试:功能原型(Engineering Prototype)的测试至关重要。需要测试握持感、按键手感、散热情况、天线性能是否被金属外壳遮挡等。
耐久性测试**:考虑日常使用场景,如防水(IP等级)、防尘、防摔测试等。
 
一个典型的工作流程(以智能手表为例)
 
1.  策略与研究: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智能手表?是面向运动达人、健康监测还是时尚人群?竞争对手的产品有哪些优缺点?
2. 概念与草图:绘制大量创意草图,探索表盘形状(圆形、方形、矩形)、表带形式、佩戴方式等。
3. 3D建模与渲染:创建精细的3D模型,推敲每一个曲面的变化、边框的厚度、表冠的细节。输出多种CMF方案的逼真渲染图,用于内部决策和用户测试。
4. 结构堆叠与工程对接:这是最“硬核”的阶段。获取硬件团队提供的“堆叠图”,了解每一颗元件的精确位置和大小。设计外壳时必须避开所有元件,并为电池留出膨胀空间,为天线留出净空区。
5.  **原型制作与迭代**:
    外观模型:3D打印出来,只关心外观和手感。
 功能原型:装入真实主板和屏幕,测试所有功能,如触摸灵敏度、心率传感器精度、GPS信号强度等。这个过程会反复多次,不断优化。
6.  生产跟进:确定最终用于量产的材质(如铝合金、不锈钢、陶瓷)和工艺(CNC、注塑、抛光),解决量产中出现的瑕疵问题,确保成千上万的产品都和设计稿一样完美。
 
所需的技能组合
 
一名优秀的电子产品设计师需要具备复合型技能:
 
卓越的美学与造型能力:对形态、比例、色彩有敏锐的洞察力。
熟练的3D建模软件操作:Rhino、SolidWorks、Fusion 360** 是行业主流。SolidWorks尤其擅长处理复杂的结构工程问题。
深刻的用户洞察力:真正理解用户,而不是自嗨。
技术理解力**:不需要你会写代码画电路,但必须**懂**基础的技术原理,如材料特性、基本电路、天线位置、散热原理等,才能与工程师高效沟通。
CMF专业知识:对不同材料的特性、加工工艺、表面处理(如阳极氧化、喷砂、PVD镀膜)有深入研究。
跨界沟通能力**:能与项目经理、硬件工程师、软件工程师、市场人员无缝沟通,推动设计落地。
 
总结
 
总而言之,电子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在数字时代的深化和实践。它要求设计师不再只是“造型师”,而是整合硬件、软件、用户体验和供应链的“产品定义者”和“体验创造者”**。我们手中每一部精致的手机、每一副好用的耳机,背后都是无数设计师在美学、工程和商业之间反复权衡、精益求精的结果。

深圳产品设计公司
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返回